【动若脱兔什么意思】“动若脱兔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来形容动作迅速、敏捷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比喻,常用于描述人的反应快、行动迅速,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表现力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动若脱兔 |
拼音 | dòng ruò tuō tù |
出处 | 出自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。”后人引申为“动若脱兔”。 |
含义 | 形容动作迅速、敏捷,像兔子一样灵活快速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人的动作或反应快,也可形容事物变化迅速。 |
近义词 | 轻巧如飞、行云流水、快如闪电 |
反义词 | 慢条斯理、迟缓笨拙、行动迟缓 |
二、成语详解
“动若脱兔”中的“脱兔”指的是逃跑的兔子,兔子在遇到危险时会迅速跳跃逃窜,因此用“脱兔”来形容动作的敏捷和迅速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动”的速度和“脱”的果断,整体给人一种迅捷、利落的感觉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动若脱兔”不仅用于描述人的动作,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些事件或情况的变化非常快,比如市场行情、科技发展等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人物描写:
“他身手敏捷,动若脱兔,一下子躲过了对方的攻击。”
2. 比赛场景:
“运动员们动若脱兔,抢球的动作干净利落,赢得观众阵阵掌声。”
3. 突发事件:
“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,救援人员动若脱兔,迅速展开救援工作。”
四、结语
“动若脱兔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画面感的成语,常用于强调动作的迅速与灵活。它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,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表达和新闻报道中,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一个成语。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,提升表达的丰富性与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