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意思简述】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出自南宋文天祥的《过零丁洋》诗,其中“丹心”指忠诚的心,“汗青”则有特定的文化含义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、愿以生命捍卫国家的精神。
一、
“汗青”在古代是指竹简经过火烤去水分的过程,称为“汗青”。后来“汗青”逐渐成为史书或历史的代称。因此,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意思是:希望自己的忠诚之心能被后人铭记于史册之中,象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不渝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与引申 |
留取 | 保留、留下 | 出自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 | 表达一种坚定的意志 |
丹心 | 忠诚的心 | 古代常用比喻 | 常用于形容忠臣、爱国者 |
照 | 映照、彰显 | 诗歌中常见动词 | 表示被记载、被铭记 |
汗青 | 竹简加工后的状态,后指史书 | 《汉书·艺文志》等古籍 | 引申为历史、记录 |
三、文化背景补充
“汗青”一词源于古代竹简制作工艺。古人将竹子削成片,放在火上烘烤,使其脱水变干,防止虫蛀,这个过程称为“汗青”。因此,“汗青”最初指的是竹简处理后的状态,后来泛指史书、历史文献。如《左传》《史记》等都被称为“汗青”。
文天祥在《过零丁洋》中写下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正是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、愿为国捐躯的决心,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“以身殉道”的精神追求。
四、结语
“汗青”不仅是古代书写材料的名称,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常用来赞美那些坚守信念、忠诚报国的人,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历史厚重感。